|
手把手教你建立ISO9001質量管理體系时间:2021-10-28 首先需要說明的是,這篇文章的閱讀對象是對于ISO9001質量管理體系“心有戚戚焉”然初學乍練,不知從何入手的菜鳥或小白,所以,大神請繞道。 其次,本文所關注的是質量管理體系實際的建立和實施,并不是針對認證。所以跟廣為人知的獲取證書的套路略有出入。 當然依此建立的質量管理體系,通過認證實屬張飛吃豆腐—小菜一碟,毫無問題。 再其次,本文只是提綱挈領的探討如何按ISO9001的標準要求來建立和實施一個有效的質量管理體系,每一步具體操作的知識和技術層面還需要假以時日再一一道來。 好了,廢話已說多,現在上干貨(括號里的數字對應的是標準中的條款號)。 1. 領導支持 領導支持的意義毋庸贅言,不僅僅是質量管理體系,任何管理事務要想落地生根,帶頭大哥不支持,那沒有能成的。 說是就是,不是也是。上行下效,唯馬首是瞻,自古如斯。 2. 培訓 任何管理體系的基礎都是全員參與,ISO9001質量管理體系也不例外。而要想全員參與,培訓不是必不可少,而是多多益善。畢竟思想解放是人類躍進的前提。 3. 建立質量方針(5.2) 先立FLAG. 對于質量管理而言,質量方針就是公司在質量方面的宗旨和方向。 對于一個真正有效的質量方針而言,只需要明確“質量就是符合要求”這個基本要素即可。 語不驚人死不休,辭藻華麗,看起來高端大氣上檔次,讀起來低調奢華有內涵都是舍本逐末。 根本點是總舵主或帶頭大哥要明白方針是要切實執行的,而不是掛在墻上的給別人看的就好辦了。 4. 分析組織環境(4.1) “天時、地利、人和,三者不得,雖勝有殃! 組織環境是組織生存發展的基礎和空間,決定著組織的社會定位和行業角色。 組織環境的內外部因素,直接制約和影響著組織的生產和發展。 也就是說,如果脫離組織環境因素的質量管理體系必然成為“無本之木”,既不合適也不充分。 你需要列出一個清單,詳細列出會影響到組織的內外部因素,組織的現狀,應對措施等。 5. 分析相關方及需求(4.2) 所謂相關方,就是跟組織有利益關系的團體或個人。對相關方的管理的理想境界應該是結成利益共同體,一榮俱榮,一損俱損。 只有這樣,才能眾人拾柴火焰高,多個朋友多條路;蛑辽俨徽驹谀愕膶α⒚ 同上,你需要列出一個相關方清單,明確他們的要求,以及組織的應對措施。 畢竟,“投其所好”才能廣結善緣,而不至四面樹敵。 6. 確定質量管理體系的范圍(4.3) 質量管理體系的范圍包括: 產品范圍 服務范圍(流程覆蓋范圍) 地域范圍 組織結構范圍(牽涉到哪些部門) 對標準條款的覆蓋范圍(有哪些不需要覆蓋到) 說白了就是明確你負責的一畝三分地有多大。 7. 建立質量目標(6.2) 人是有欲望的。這點可以參見馬斯洛的“需求層次論”。 所以質量目標最根本的意義應該是將組織發展和追求跟員工個人的“欲望”和需求聯系在一起。 大部分公司都有林林總總的KPI考核,所以最簡單有效的方法是將質量目標直接作為跟真金白銀掛鉤的KPI。 當然質量目標的建立時還需要考慮跟質量方針的一致性,符合SMART原則,層層分解,定期評審等,但最根本的還是要回歸到其促進“上下同欲”的功能上來,如果沒有做到這一點,再多的質量目標也于事無補。 8. 確定質量管理體系包含的過程(4.4) 確定了質量方針和質量目標后,就相當于我們確定了期望交付的結果,長期的(質量方針)或短期的(質量目標)。 交付的結果,就是我們的產品和/或服務(有形或無形的)。 而產品是過程的結果。皮之不存,毛將焉附,所以我們接下來就需要明確所必須的過程(流程)。 核心過程(顧客導向過程) 其實就是具體的產品(服務)的從概念到具象的實現過程。 標準中章節8所包含的所有流程。 管理過程 標準中章節5,章節6,章節9,章節10所包含的大部分流程。 支持過程 標準中章節7中的過程等。 建議最好的方法是以核心過程為主線形成一張過程(流程)網絡圖。任何流程的刪減和更改都可以體現在這樣一張網絡圖上。這樣你對質量管理體系中的流程和接口就會有一個清晰的概覽。 9. 過程策劃 明確所需的流程(過程)后,就需要對每一個過程進行策劃。 請記住,是每一個! 凡是預則立,不預則廢。 涉及到過程的人,機,料,法,環,測都要考慮到。 并一定要形成文件。 FMEA,控制計劃都是現實可行的方法,簡單的也可以按下表進行。 10. 明確崗位及崗位權限,職責(5.3) 根據上面過程策劃的結果來確定崗位及崗位職責權限。 通?梢孕纬扇藛T編制表,并建立對應的崗位說明書。 權限與職責要適應,畢竟欲戴其冠,必受其重。 職責,權限必須形成文件,并經最高管理者批準。 11. 明確崗位人力資源需求(7.1.2),能力要求(7.2),意識(7.3) 根據過程策劃的結果及崗位職責權限來確定所需的人力資源及對應的能力,意識要求。 這些也可以明確在崗位說明書中。 同時,考慮到生產柔性的需要,對多能工的需求與日俱增,也可以將各崗位的能力要求模塊化,然后根據員工的實際情況,給員工賦予不能的功能模塊,體現在員工的能力矩陣圖(MATRIX)上,這樣會方便組織合理提升員工的個人能力,也方便組織能活安排和調度工作。 |